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补偿功能、克服障碍、改善状况,切实解决生活、出行、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江苏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6月26日——27日在徐州举办。比赛期间,科技型辅具产品格外引人关注。苏州市代表队带来一款科技感十足 “肌肉外甲”成为赛场上的焦点,这款软骨骼机器人是全球首款肌肉外甲,可以帮助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患者,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提升步行能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梦雪
(相关资料图)
机器如何配合人,个性化助力行走?
总重量6斤,一分钟之内穿戴 ,30秒即可脱下,苏州残联代表队的参赛选手高莹莹在现场展示了穿戴式软骨机器人的轻便。只见她背上一个“背包”装置,装置伸出两根支架连接脚下的踏板,不禁让人联想到电影《钢铁侠》中钢铁侠的机甲。随后,众多体验者前来试用,快走、 慢走 、急转弯等不同状态下,“肌肉外甲”丝滑切换助力方式,行走自如。
这款“肌肉外甲”由苏州本土企业远也科技自主研发,来自远也科技的李婷婷介绍,机器人支架的材质是仿生碳纤维,一只雨鞋是700g,一只仿生碳纤维支架的重量仅480g,所以穿上碳纤维支架,身体的自然动作几乎不受限制。这款机器人可以精准监测到用户倒退行走的意图,并即时停止助力,增强安全性。当转弯时,设备会根据转弯的直径大小降低助力。转弯直径越小,转得越“急”,助力越小,保证穿戴者可以顺利完成转弯动作。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行走步态,机器人又是如何做到贴合每个人的步态,个性化助力行走?这必须得介绍核心技术——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算法。背在体验者后背的小背包,专家称这个小方块是“懂你”的人工肌肉,因为里面配置了高性能的中央处理器,收集分布在“肌肉外甲”装备上的惯量传感器、力传感器实时反馈的脚的步态数据等信息,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定制助力方式,所以,无论是何种行走速度、何种行走方向,“肌肉外甲”都能在行走过程中给予脚部最优的力量辅助。
“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实时检测,反馈到背包,处理数据,同时给予助力指令。正常人都有左右脚轻重的区别,像中风患者的步态是异常的。何时给予脚底助力,给予多大的助力,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精准判断,给予助力也不存在延时。” 李婷婷介绍,“这款软骨机器人相比刚性骨骼更轻便,并且改变了机器带动人,“机器走,人不走”带来的尴尬。软骨机器人实时探测人的意图,机器配合人行走,实现了人机融合。”
核心零部件已全部国产化 家用版售价6万—7万元
肌肉外甲适用于由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小儿麻痹、帕金森等引起的下肢行走功能障碍患者,它可以帮助改善足下垂、足内翻、跖屈力量弱、足外翻、足外八等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提升步行能力。
作为一款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步态分析仪,“肌肉外甲”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步行训练,并及时纠正异常步态,另一方面可以对每次训练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如步频、步长、步速、支撑相占比、关节活动范围、对称性等,形成图表,让训练过程可视化,让训练效果更直观。李婷婷介绍,“康复治疗师可通过PAD 实现以上的操作,还可以控制机器人,调整助力大小,康复训练结束可以一键生成治疗报告。”
记者了解到,这款可穿戴式机器人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已获200家医院1500名患者使用,他们在使用肌肉外甲一定疗程后均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市场上常见的外骨骼机器人的售价往往在100万以上,主要由医院采购用于患者的步行康复训练,那么,“肌肉外甲”这么高科技的产品会不会很贵?据了解,“肌肉外甲”革新了刚性外骨骼技术,节省了材料并降低了成本,其核心零部件已全部国产化,价格也大幅度减低,家用版的售价目前在6万—7万元。
苏州残联代表队的参赛选手高莹莹表示,参加全省辅具技能比赛既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也得到了服务技能交流学习,对今后投身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有很大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者,今后要利用科技力量帮助残疾人突破自身限制、超越环境障碍、更好地融入社会。下一步,苏州市残联将实施好科技助残行动方案,用科技为残疾人赋能,助力残疾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江苏省残联系统辅具服务技能比赛由江苏省残联主办,江苏省辅具服务中心承办,徐州市残联协办。13个设区市代表队65名选手展示辅具适配技能、分享辅具适配经验,展现江苏最顶尖辅具适配工程师精神风貌。赛事宣传了辅具适配康复成果,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
校对 李海慧
标签: